蘇媒:文藝界曾多次傳遞中國男足“正能量” 隔閡是正能量暫時的_國足_馮鞏_足球www.ty42.com 日期:2022-03-18 09:31:00| 評論(已有336148條評論) 北京時間3月17日,著名喜劇演員鞏漢林
,苏媒針對中國足球再度發聲:“說句真心話,文艺凡是多次中國球迷 ,都不希望自己的传递球隊倒下,我們隻是中国暂愛之深,責之切,男足從這個意義上講
,隔阂打鐵還需自身硬。正能量希望國足在12強賽最後兩場取得好成績,苏媒我堅信中國足球終將有一天還會衝進世界杯
。文艺” 此前
,多次鞏漢林批評國足“年收入三百萬五百萬甚至上千萬,传递球場上沒有看到他們進球,中国暂完全給中國人丟臉”引發了熱議
,男足更因為前國足隊長馮瀟霆以長文回應鞏漢林,形成了文藝界、足球界、媒體 、球迷這幾方的爭論
。 在為國足辯護的觀點中,有一種聲音認為,文藝界“沒資格”跨界批評
、調侃中國足球
。 我們姑且不論這樣的聲音是否合理,單就文藝界和中國足球的關係而言,絕非對立 。 由於中國足球(此處應該特指男足)的“羸弱”
,我們似乎記得的隻是相聲小品多次對國足的調侃與諷刺;然而 ,相聲小品,在春晚的舞台上
,也真真切切為中國男足“鼓與呼”過,傳遞過屬於中國男足的“正能量”。回看當年的春晚現場 ,實在令人感慨萬千 。 牛群和馮鞏
:“拍賣”國足首位洋帥的白頭發 1993年春晚 ,牛群和馮鞏的相聲《拍賣》
,稱得上是當年的“經典”。在相聲中,兩人拍賣了趙本山的帽子、鞏俐的毛驢、馮鞏的“名字”……還有 ,施拉普納的一根白頭發
。 
德國人施拉普納是中國男足曆史上第一位外籍主帥,92年亞洲杯率領中國隊獲得季軍,當時全國上下也對“施大爺”寄予厚望
,期待他能夠帶領國足衝進世界杯。“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彼時中國足球還未開始職業化,內外環境也相對淳樸 ,施大爺成為春晚相聲的“座上賓”並不奇怪,文藝工作者也願意用實際行動為中國足球做點事。 春晚現場的施拉普納
在相聲中 ,施大爺起拍價7000元的一根白頭發,現場“成交價”達到了5萬之巨,馮鞏調侃道 :“施大爺腦袋上長的不是頭發,是一腦袋金條啊!”一時成為春晚金句。 牛群捏著施拉普納的白頭發
可惜,理想豐滿,現實骨感
。當年,國足兵敗伊爾比德 ,連亞洲區小組賽都未能突圍
。施大爺的神話破滅,徒留一根白發令人回味 。 薑昆戴誌誠:讓大家看到“徐根寶們”的辛勞 1996年春晚,薑昆戴誌誠送上了相聲《其實你不懂我的心》 。這個相聲,說實話並不十分好笑 ,包袱也比較生硬。但這是一個實實在在以中國足球為主題
,為中國足球呐喊的作品
。 
中國足球94年開始職業化改革
,95年的甲A聯賽則形成了一個高潮。這個相聲,從球迷的角度來支持、鼓勵中國足球 ,也讓中國足球的形象得到了提升。 “徐根寶有多少天不回家?金誌揚有多少日子不跟自己的愛人說一句話
?成都那場球為什麽叫西南保衛戰?遼寧隊降級誰第一個咧嘴先哭的?……”台上薑昆如數家珍 ,台下青澀的範誌毅、儒雅沉穩的徐根寶也在鏡頭中一一閃現。 青澀的範誌毅
剛剛率領申花奪冠的徐根寶
“AC米蘭阿森納 、佩納羅爾桑普多利亞、弗拉門戈哥倫比亞
,一共6個隊
,我們中國全贏啦 !”盡管都是友誼賽,但不得不說
,中國足球當年還真的“很能打”,這句台詞
,相當提振士氣
。最後
,上海現場的95甲A聯賽冠軍上海申花隊全隊、北京現場金誌揚帶著北京國安隊
、陝西現場的球迷(96春晚是三地聯播) ,一起同唱《真心英雄》 ,氣氛也達到了高潮 。 上海現場的申花全隊
北京現場的國安全隊
金誌揚在中間
陝西現場的球迷

“中國足球騰飛”、“球迷與中國足球心連心”,這些橫幅,如今看來
,令人五味雜陳
。 馮鞏郭冬臨:一曲快板“狠誇”國足衝出亞洲 2001年,中國足球終於“衝出亞洲,走向世界”
,我們以為當年隻是開始,卻發現竟然真的已是巔峰 。 2002年春晚 ,馮鞏
、郭冬臨 、陸鳴三人合作了小品《台上台下》 ,講述了選拔歌唱演員去奧運會現場表演的故事 。郭冬臨在陸鳴的手風琴
、馮鞏的吉他伴奏下
,唱出了一段至今膾炙人口的快板: “竹板這麽一打呀,別的咱不誇。誇一誇 ,中國足球終於出線啦。中國足球隊啊,億萬人牽掛,幾代人前仆後繼青絲變百發。進入世界杯,我看誰都不可怕
,甭管巴西土耳其
,還有哥斯達黎加
。咱們都不服它
,場場踢他們3:0,大夥說好嗎?” 
我從未懷疑馮鞏是真正的老球迷,調侃歸調侃,但真正為國足加油,他不曾含糊
。文藝界的“諷刺和批評” ,“恨鐵不成鋼”的心態應該是大多數
。 就像“大帝”李毅說的那樣:“自古以來都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 ,越南都輸了還說什麽呢 ?想讓別人尊重你的行業隻能靠大家的努力把這個行業做的更好,現在這個行業確實已經到了最艱苦的時候了,借用一句話男人嚼吧嚼吧咽了! ” 最後
,講一則同樣來自於春晚的故事
。韋唯演唱的《愛的奉獻》
,出現在1989年的春晚舞台上。其實,這就是“文體攜手”的範例。歌曲的演唱背景
,是當時在“棋聖”聶衛平家做保姆的安徽姑娘龔義霞得了重病
,在聶家的關愛與幫助下戰勝了死神。“文體攜手”助推了“愛的奉獻”
,相信文藝界和足球界,隔閡也是暫時的。 文章來源:揚子晚報(記者 張晨瑆 孫雲嶽 張昊) 免責聲明
:文中圖片、文字引用至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問題請聯係刪除 !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