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留洋並非旅歐一條路 日本聯賽成韓球員最大基地_孫興www.ty42.com 日期:2021-07-01 12:31:00| 評論(已有288384條評論) 文章來源:足球報 記者寒冰報道 從1980年代的韩国車範根,到2002年韓日世界杯後希丁克推動留洋潮,留洋旅欧联赛再到以孫興慜為旗幟的并非新時代
,韓國足球留洋,条路曆經了40年,日本實現了從量變到質變的成韩飛升
。 
【立足德國
,基地輻射歐洲】 韓國足球留洋 ,韩国最早取得突破是留洋旅欧联赛在德國。 1978年,并非車範根加盟達姆施塔特,条路1979年夏轉會法蘭克福,日本隨後加盟勒沃庫森 ,成韩10年德甲
,基地讓他成為最早被五大聯賽認可的韩国韓國甚至亞洲球員
,也正是因為他的成功,為後來者打下了基礎 ,德國也成了亞洲球員的留洋基地。 和楊晨引領第一批中國留洋潮一樣,雖然樸智星 、李榮杓 、宋鍾國受希丁克提攜
,成名於荷甲
,但韓國球員旅歐,數量最多的,還是德國。 車範根後,早年有黃善洪、金鑄城、李東國
、安貞桓(前譯安貞煥) 、車杜裏;2010年代後又有具滋哲、洪正好;然後是孫興慜橫空出世 ,成為與車範根相提並論的韓國足球留洋旗幟。 
如今的韓國留洋球員,旅歐總人數為25人,其中德甲和德乙共6人 ,包括黃喜燦
、權昶勳 、鄭優營、李在城等名將 ,而英超的孫興慜、西甲的李剛仁 、法甲的黃義助 、尹日録 、石鉉俊及俄超的黃仁範,都是韓國足球近十年的傑出代表 。 不過,韓國球員旅歐,也並非一帆風順,從安貞桓、車杜裏
、洪正好 、樸主永
、李青龍
、李天秀,再到被寄予厚望的“巴薩三傑” ,都沒能真正打出一片天地,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尤其是李升祐為首的“巴薩三傑”,一度被認為是可以統領韓國足壇未來十年的人物
,但三人成年後,發展一直不如意。 相比之下,最早不為韓國足壇所注意的孫興慜 ,從德國聯賽基層開始,一路成長為世界一流球星,不僅在熱刺成為絕對主力
,還是唯一身價進入世界前15位的亞洲球員。 目前,韓國留洋球員旅歐軍團
,形成了老中青梯隊,孫興慜是當打之年
,年輕一代有從薩爾茨堡紅牛升級到萊比錫紅牛的黃喜燦
,俄超喀山紅寶石的黃仁範 ,已在西甲瓦倫西亞打出名堂的李剛仁以及開始在韓國國家隊受到重視的鄭優營。雖然人數上和日本比處於劣勢 ,但已經形成了規模效應。 此外,在歐洲低級別聯賽,還有超過60名韓國年輕球員在練級 。 
【亞洲聯賽
,第二梯隊】 和日本球員將歐洲作為留洋主要目的地不同
,韓國球員留洋
,有的選擇了亞洲聯賽。 日本聯賽是韓國球員最大的留洋基地,其中12人在J1聯賽,8人在J2聯賽,6人在J3聯賽 ,此外,中超
、沙特聯賽
、卡塔爾聯賽 ,也有很多韓國球員
。 J聯賽的金英權、朱世鍾、權純泰
、黃錫鎬
、金承奎、金鎮鉉
,西亞聯賽的鄭又榮
、南泰熙
、具滋哲、張賢秀、金珍洙以及中超的金信煜、孫準浩、金玟哉,構成了韓國留洋的亞洲勢力。 和旅歐不同,韓國旅亞球員
,分為兩個範圍
,前往日本踢球有曆史原因,而到中國和西亞聯賽踢球,則是“高薪誘惑”。盡管如此,他們加盟的,也都是在亞洲水準相對較高的聯賽,自身實力和狀態可以得到保證。 韓國足球留洋,一句話,歐亞並重。旅歐是為了提升水準,旅亞除了賺錢 ,也可以證明自身實力,而且
,韓國本土K聯賽,在亞洲也屬一流聯賽
。 
理論上
,韓國也能像日本一樣,組成一支完全由旅歐球員組成的國家隊
,但近年始終是旅歐 、旅亞和本土球員“三足鼎立” ,旅歐球員以孫興慜為代表
,固然水準高出一籌 ,但韓國球員特殊的分布,造成了國家隊構成長年來立足本土 ,依托留洋球員的現實
。 當然 ,與日本近年留洋成井噴態勢,但實際上在五大聯賽立足者並不多的現狀比,韓國球員更現實
,也就是如果和各方麵條件明顯優於自己的歐美和非洲球員在五大聯賽競爭
,很難像孫興慜那樣成功,所以,他們會向歐洲二流聯賽擴散
,或者留在亞洲賺錢 ,同時還可以通過與高水準外援競技保持狀態
。 韓國球員 ,立足本土聯賽培養青年才俊,優先向歐洲輸出年輕球員培養能力,向亞洲聯賽輸出成熟球員保持狀態 ,留洋“兩條腿”走路的策略 ,未必不是一條更適合東亞球員成長的兩全模式 。畢竟 ,能在歐洲五大聯賽贏得競爭
,站穩腳跟的亞洲球員始終是少數,如何讓球員們在有限的職業生涯得到充分的曆練與提升才是關鍵
。 在歐洲坐穿板凳 ,和在亞洲頂級聯賽坐穩主力,哪個更適合球員的發展
?這個問題 ,韓國足球已經有了自己的答案
。 免責聲明:文中圖片、文字引用至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問題請聯係刪除
! Tags: |